6.
【答案】D
【解析】既然报告是由国资局组织编制的,国资局应为该业务的责任方。国资局应对其组织编制的报告(鉴证对象信息)负责,ABC公司应对本企业的持续经营状况(鉴证对象)负责。
7.
【答案】C
【解析】可识别性是鉴证对象适当性的内容之一。A、B、D均可直接识别,而核对人员究竟在核对了几次后才在发票上签字则是无法识别的。
8.
【答案】D
【解析】如果有迹象表明发票的盖章是伪造的,才有必要实施程序D。
9.
【答案】A
【解析】在工作范围受限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出具否定结论的鉴证报告。
10.
【答案】B
【解析】鉴证业务有五要素包括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选项B的鉴证对象信息不属于五要素。
11.
【答案】D
【解析】A: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与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属于同一层次,职业道德准则不属于职业准则体系;B:质量控制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的所有业务;C: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在执业体系中的层次低于质量控制准则。
12.
【答案】B
【解析】ABC公司2008年财务报表是“鉴证对象信息”,财务报表反映的内容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鉴证对象”。
13.
【答案】A
【解析】质量控制准则与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并行,共同构成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14.
【答案】B
【解析】A:验资是一种鉴证业务;B:注册会计师在验资报告中直接陈述审验结果;C:验资报告仅供被审验单位申请登记和向全体股东签发出资证明;D:验资业务属于审计业务,后者均以积极的方式发表意见并提供合理保证。
15.
【答案】D
【解析】A:企业会计准则中不含有评价企业运营状况的内容,标准不适当时,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拒绝承接业务;B: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列示了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标准,注册会计师可以将标准适当的部分业务加以承接;C: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选择或设计用于鉴证对象的其他标准,可以作为新的鉴证业务予以承接;D:A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16.
【答案】B
【解析】雷曼公司董事会只是该业务的委托者,并非责任方;责任方是雷曼公司管理层,它既对鉴证对象(雷曼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负责,也要对鉴证对象信息(年度财务报表)负责;注意:“全体股东为预期使用者”与“预期使用者为全体股东”是不同的,前者正确,后者错误。因为预期使用者除了全体股东外,债权人、证券监管机构等也都是与其使用者。
17.
【答案】B
【解析】C、D均表现为历史的、定量的、客观的特征,比A、B的特征所对应的计量、评价标准强,B的预测性特征比之A的历史性特征对计量标准的要求要低。
18.
【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基准对象绩效评价和计量,都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19.
【答案】D
【解析】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证据不一致,可能表明某项证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程序予以解决。
20.
【答案】D
【解析】在D的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或无法表示结论的报告。
21.
【答案】B
【解析】注册会计师不能承接不胜任的业务。这里的专业胜任能力不仅是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是对专家和业务助理人员的要求。
22.
【答案】C
【解析】所有应当保持独立性的人员,应将注意到的违反独立性要求的情况立即告知会计师事务所。
23.
【答案】A
【解析】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时间准则明确规定是在出具报告前。
24.
【答案】A
【解析】A中业务是准则规定必须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对于其他选项中相关业务是否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由各事务所自行确定。
25.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来自客户的投诉比来自事务所内部相关人员的投诉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对于其他的投诉,应进行具体分析,难以一概而论。
26.
【答案】C
【解析】C表明事务所已经不能胜任此业务。
27.
【答案】A
【解析】C: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前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D:无论是有限保证,还是合理保证业务,都要进行风险评估。
28.
【答案】B
【解析】A:审计证据数量同鉴证业务风险呈同向变动。
C:审计证据的数量不能够弥补其质量上的不足。
D:注册会计师不能以成本太高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证据。
29.
【答案】C
【解析】A事务所可以考虑解除业务约定,并咨询法律意见。B 审阅业务也是要提供一定的保证水平的,变更后仍然实现不了必要程序,所以变更并不合适。D:鉴证业务的变更必须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变更。
30.
【答案】D
【解析】A ,B在审计时,要凭证据说话,我们不假定被审计单位是否诚信。
C 对于矛盾的证据,注册会计师必须做进一步程序,掌握真实的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
【解析】D: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异常情况时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不是简单的马上提请客户调整。
2.
【答案】BCD
【解析】A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所有与执业有关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都应该遵循。
B如果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以及项目负责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得不到解决都不能出具报告。
C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不能减轻负责人的责任,更不能替代其责任。
D参与业务执行或项目复核的人员不应当再承担该业务的检查工作。
3.
【答案】ABCD
【解析】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规定。
4.
【答案】BC
【解析】A属于鉴证对象,而非鉴证对象信息;如果该鉴证业务为直接报告业务,B作为鉴证对象信息是适当的;如果该鉴证业务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C作为鉴证对象信息是适当的;D将业务人员作为鉴证对象信息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5.
【答案】AC
【解析】项目负责人不一定必须担任外勤负责人,可以另行指定人员担任;对业务质量负最终责任的是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
6.
【答案】AC
【解析】A:注册会计师对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应当保持警觉,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B:尽管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是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C:我们要凭证据说话,并不要求假设其是不诚信的。
D:表述完全正确。
7.
【答案】ABD
【解析】书面确认函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形式的。.
8.
【答案】ABD
【解析】按照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C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为每项业务委派至少一名项目负债人。
9.
【答案】BC
【解析】指导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使所有人员了解自己所承担工作的目标。B、C均符合这一目的(A和D更接近“监督”的内容)。
10.
【答案】BD
【解析】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时间是出具报告之前,情形A是不可能的;这种复核不一定包括遵循职业道德的情况(因为题中所述的业务可以不是鉴证业务),因此不选C;B、D均为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
11.
【答案】ABCD
【解析】除命题的四个选项外,决定是否实施项目质量复核的另一考虑因素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12.
【答案】BCD
【解析】A属于专业的范围,而整个质量控制均属于管理的范围。
13.
【答案】AD
【解析】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合理保证的保证水平要高于有限保证的保证水平。
14.
【答案】AC
【解析】在选项B中,注册会计师应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在选项D中,使用的标准要适当且应能使预期使用者能够获取该标准。